地址:第二行政区一号楼D区五楼 电话:0391-6633400
传真:0391-6633400 邮箱:jyxzfwzx@126.com
各有关单位:
《济源市“互联网+”社区服务试点工作方案》已经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,现印发给你们,望认真遵照执行。
2016年4月6日
济源市“互联网+”社区服务试点工作方案
为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覆盖范围及服务领域,满足群众对城市管理水平和效能的要求,及时发现社会问题、倾听群众诉求、化解基层矛盾,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,现决定开展“互联网+”社区服务试点工作,具体方案如下:
一、指导思想
全面整合现有行政资源,以层级负责为基础,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为平台,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,进一步构建起职责明确、信息畅通、上下联动、全面覆盖的管理服务新体系,提升市、街道、社区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综合水平。
二、工作目标
运用“互联网+”技术,选取部分社区为试点,打造网格化管理新模式,实现社区内部民政、计生、社保、党建、综治等事务的高效运行,达到“小事化解不出社区,大事解决不出街道”的工作目标。同时,将社区网格员作为数字化城市管理志愿者,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向社区延伸。
三、工作任务
(一)网格化管理
1.建立体制机制
构建“三级平台,四级服务”工作体制(三级平台:市、街道、社区;四级服务:市、街道、社区、网格长)。街道、社区制定工作推进管理办法及考核细则,保证“互联网+”社区服务工作有序开展。
2.划分责任网格
按照“任务相当、方便管理、界定清晰”的要求,将社区划分成若干个责任网格。为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,要求工作能力强、业务素质高,能够发现问题,善于处置问题,及时报告问题。
3.搭建系统平台
结合社区实际,对现有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进行修改完善,建立市、街道、社区三级信息平台,开发数字化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简易系统。并为社区网格员手机终端(要求安卓操作系统)安装APP软件,方便网格长及时记录、发现、上报问题。
4.明确业务流程
按照“三级平台,四级服务”的工作体制,构建社区网格长---社区---街道---市级中心逐级受理、逐级服务、逐级转办的工作流程,拓展服务空间、延伸服务触角。
(二)社区服务
1.线上服务
在“济源数字化城市管理”微信公众服务号的基础上,进行再次开发,设置“社区服务”功能模块。一是方便群众查看社区的机构、职能及联系方式,查询各类政务、便民相关信息;二是设置“留言板”模块,方便社区收集各类民情信息、解答群众咨询、接受群众预约办事。
2.线下服务
由社区牵头,在社区内部开展便民、利民的特色服务活动和志愿者活动。
(1)便民服务
依托与12349民政公益热线资源共享的优势,为社区居民提供快捷的公益服务和基本的商业、生活、文体娱乐等便民服务,群众可以通过微信平台、社区电话和现场咨询三种途径向社区提出服务申请。
(2)志愿者服务
创新志愿者服务形式,丰富志愿者服务内容。与“济源市志愿者协会在线义工分会”结合,在社区设立“爱心银行”,为每名志愿者建立“爱心账户”,将志愿者参加活动时间和捐赠物品折算成积分,志愿者可凭“爱心账户”里的积分享受相应的“绿色”政务服务、旅游出行、指定商店打折购物等服务。
四、责任分工
(一)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
1.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系统平台的部署、培训、指导与日常维护;
2.负责微信公众号的申请和二次开发,并根据社区需要在微信平台上添加线上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;
3.负责超出街道职责范围事项的受理、分类、转办、协调、督办;
4.负责指导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。
(二)街道
1.负责建立健全街道内部各项管理制度,对网格员、社区、街道三个层面定人、定岗、定责,确保及时发现问题、高效处置落实;
2.负责此项工作在社区、街道活动场地、办公电脑等硬件设备的配备;
3.负责辖区内城市管理及社会服务事项的采集、甄别、处置、上报工作;
4.负责社区网格员的业务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;
5.负责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管理,并经心组织,扎实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。
|